海岸带生态屏障研究所

所长:魏怀东

成员:陆豪 杨乐  顾天航  瞿剑里  张成  迟雁冰  张涵丹

聚焦浙江海岸带生态屏障区这一前沿,吸纳“绿色海堤防护”先进理念,打破水利行业在海岸带上仅限于海塘管理的局限,融合学校现有人才队伍,打造一支涵盖水利、生态、环境、地理等多学科团队,加强与其他涉及海岸带研究的科研团队与海岸带管理的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提出符合浙江实际的海岸带生态屏障区建设的合理规划,为解决浙江海岸带及海岛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困境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水安全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所长:徐栋

成员:严爱兰  刘振华 刑雅娟 黄婉仪  王磊  郭焘  康龙飞   王红  孙平平  陈芃  戚毅婷  曹鑫

根据研究所团队成员的研究领域以及目前我国水安全战略、“生态环境”领域所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服务“浙江水网”建设,拟开展三大方向的研究:(1)污水处理与资源化;(2)饮用水安全性研究;(3)水处理设备材料的创新研发与应用。以上三大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了当前我国水安全战略和“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质安全保障水平,为“浙江水网”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通过深入研究和技术开发,不仅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挑战,还能够为未来的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低碳发展研究所

所长:孙国金

成员:陈晗  夏银锋  陆燕  赵雨枫  亢昕  邓亚

面向“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从事应对气候变化、减污降碳协同、清洁生产、多污染物防治、生物炭修复技术攻关,以及碳市场与政策研究。主要包括:1)碳排放控制技术,构建中尺度流域级与小尺度精细化水质-水动力-碳通量耦合模型,加强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2) 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转化,深入研究太阳能、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与转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低碳化改造;3)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针对纺织印染、电镀、制革、化工等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研发绿色低碳工艺和装备,研究行业全产业链的协同减排策略,削减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4)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研发基于水质-水动力模型的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汇功能提升的协同机制;5)AI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利用AI大模型对海量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6)碳市场与政策研究,深入研究碳市场的运行机制,探索碳金融工具在减排中的作用,促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研究所

所长:朱丽芳

成员:陈晓旸  黄璐  王静雨  王琳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面向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土壤污染绿色低碳修复、减污降碳协同、土-水协同修复技术攻关,以及相关技术产业化应用与实践。主要包括:1)水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2)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3)土壤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4)土-水环境污染协同修复装备及技术研发。